白榆还与南方的榉木并称为北榆南榉,以其宽大且温润的质地和良好的稳定性而闻名。榆木又分为黄榆和紫榆,颜色各异,各有千秋。无论是明清时代的收藏品,还是现代家具,榆木因其天然的纹理、质朴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备受人们青睐,是制作家具的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白榆不仅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树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从《诗经》到唐代诗词,其形象和寓意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药材界瑰宝:榆树的多样应用 拼音:Yú Shù 别名繁多,榆树以其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等名称流传于世。它的全株皆可入药,榆钱在春季嫩叶未出时,采集未成熟的翅果,去杂晒干;树皮则春夏秋冬皆可剥取,晒干或鲜用,叶和根皮同样在夏秋时分采摘,晾干备用。
1、白榆又名家榆、榆树、榆科,榆属。叶大乔木,高可达25m,树冠卵圆形。树皮暗灰色,直裂成鳞片状,小枝灰色,细长。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8cm,叶质薄,先端尖,基部略偏斜,叶缘有不规则单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幼时有毛。花黄绿色,早春叶前开放,簇生于当年生枝上。
2、白榆,科学名称为Ulmus pumila L.,属于榆科榆属,是一种落叶乔木。其树高可达25米,直径可达1米,树冠呈圆球形。树干小枝无毛或有毛,颜色多样,可能是淡黄灰色、淡褐灰红或灰色,也有淡褐黄色或黄色,且有皮孔,但无显著的木栓层和木栓翅。
3、白榆和圆冠榆的区别是树形不同、果实不同。树形:白榆的树冠呈不规则形状,而圆冠榆的树冠则呈圆形或近圆形。果实:白榆的果实是翅果,呈椭圆形或近圆形;圆冠榆的果实是坚果,呈卵形或椭圆形。
花皮榔榆和普通的白榆是两种不同的榆树品种,它们在树形、叶片、花果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树形:花皮榔榆的树形一般较为挺拔,高大,枝干通直。而普通的白榆的树形相对较为分枝繁茂,形状较为圆润。 叶片:花皮榔榆的叶片较长而窄,呈椭圆形,叶缘有锯齿状的细齿。
花皮榔榆的树形通常更为挺拔,树干高大且笔直。相比之下,普通白榆的树形则较为分枝繁茂,树干形状较为圆润。 在叶片方面,花皮榔榆的叶子较长且窄,通常呈椭圆形,叶缘带有锯齿状的细齿。而普通白榆的叶子较短且宽,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缘的锯齿更为明显且粗壮。
小叶榔榆与榆树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大小,小叶榔榆叶片一般在2厘米以内,榆树则超过2厘米。花皮榆被误认为是榉属植物,具有落叶乔木的特征,树干灰色或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叶片纸质,无光泽,叶长大于3厘米。脱皮榆则具有新叶芽为绿色,叶片革质,脱皮后内皮呈灰白色或灰色的特点。
而要区分榆树和榉树,只需注意叶片的形状、花的性别、树皮的质地以及叶色。小叶榔榆的叶片小巧精致,花期的独特性为其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花皮榆,虽然名字带“榆”,却可能属于榉属,其斑驳的树干和紫红的叶芽是它独特的识别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