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本文目录一览: 1、棕竹形态特征 2、什么是棕竹?...

棕竹是什么灌木(棕竹是什么灌木类型)

本文目录一览:

棕竹形态特征

1、形态特征: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m。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枚,长20~25cm、宽1~2cm;叶柄细长,约8~20cm。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花期4~5月。浆果球形,种子球形。

2、棕竹是一种丛生的灌木植物,其形态特征独特。茎干挺直,高度通常在1到3米之间,茎体纤细如手指,不分枝,并且在其叶节部位被带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包裹。其叶片集中生长在茎顶,呈现出掌状的分裂,深度可达基部,每片叶有3至12枚裂片,长度可达20至25厘米,宽度在1至2厘米之间。

3、形态特征 高5~3米,茎圆柱形,有节,上部具褐色粗纤维叶鞘。整个叶片宽30~50厘米,掌状深裂几达基部,长20~25厘米,宽1~2厘米,条状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先端近截形,边缘或中脉有褐色短齿刺。肉穗花序腋生,长可达30厘米,多分枝。雌雄异株,佛焰苞有毛。雄花小,淡黄色。

4、形态特征 棕竹 棕竹 丛生灌木,高2-3m,茎干直立圆柱形,有节,直径5-3cm,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上部被叶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

5、棕竹别名:筋头竹、观音竹。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丛生灌木。棕竹 茎叶似竹不分枝,干上有叶鞘,为黑褐色丝毛苞片,纤维绿色网状。茎干节间抽生叶柄,柄端生叶片,叶片掌状似扇形,深裂,有裂片5~12枚,叶柄细长,肉穗,花序有分枝腋生,淡黄色。雌雄异株。雌花每年5月份开花。果实为球形。

什么是棕竹?

棕竹,别称观音竹、筋头竹等,属于棕榈科棕竹属的常绿观叶植物。 棕竹的植株为丛生灌木,高约2-3米,茎干直立,有节,直径在5-3厘米之间。 茎干纤细如手指,不分枝,叶鞘包被在茎的上部,但会分解成马尾状的硬质网状纤维。

棕竹又名观音竹,为棕榈科棕竹属的常绿灌木。植株高达4米,一般多为5~5米,盆栽常为50~100厘米。茎纤细直立,叶痕如节状,叶掌状深裂如棕,似竹非竹,似棕非棕,故名。为棕榈科植株矮小的一类,茎多丛生,叶片翠绿轻柔,株丛典雅秀丽,给人以端庄质朴、宁静幽雅之感。

棕竹(学名: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又称毛竹、毛笔竹、毛苞竹,是竹类植物的一种,属于箭竹科棕竹属,是华北地区最常见的竹种之一。棕竹的茎高可达15-20米,节间有棕色长毛,因此得名。其叶片卵状披针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有灰棕色的毛,叶脉突出,叶尖圆形。

棕竹和棕树的区别

1、品种不同 棕竹是一种竹类,属于丛生状的灌木,一般分为宽叶和细叶品种,它属于棕榈科、棕竹属,现在多作为常绿观赏植物,原产自中国地区。它的株型相对比较的低矮,要比后者矮小很多,株高在2-10米左右,茎部直径有5-3厘米左右。

2、在中国,两种常绿植物——棕竹与棕榈树,虽然同属棕榈科,但在形态特征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棕竹以其矮小的株型著称,高度一般在2至10米之间,茎部直径约5至3厘米,叶子相对较小,仅有4到10片,且叶片分裂较少。相比之下,棕榈树则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属于山棕科,棕榈属的代表性植物。

3、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棕树是棕榈的别名 棕榈 Trachycarpus sortunei Wendl属棕榈科棕榈属形态特征棕榈属常绿小乔木树干圆柱形,耸直不分枝,周围包以棕皮,树冠伞形叶形如蒲扇,簇生于茎端,向四周开展,有狭长皱褶,至中部掌裂,叶。

4、棕树是棕榈的别名 棕榈 (Trachycarpus sortunei Wendl)属棕榈科、棕榈属。[形态特征]棕榈属常绿小乔木。树干圆柱形,耸直不分枝,周围包以棕皮,树冠伞形。叶形如蒲扇,簇生于茎端,向四周开展,有狭长皱褶,至中部掌裂,叶柄长。花单性,雌雄异株,肉穗花序,花淡黄色,有明显的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