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属于罂粟科(Papaveraceae)的一个类别,这一科在植物界中有28个属,大约250多个品种。其中,罂粟属(Papaver)中的罂粟种是重要的植物,学名为Papaver somniferum L.,它是一种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也被称为罂子粟或阿芙蓉。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从波斯地区传入中国。
形态不同紫花地丁是多年生的草本,属于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它没有地上茎,高度偏矮一点,高度大约4-14厘米左右,到了果期的时候高度能达到20多厘米。
【商标名/商品】复方丹参片【药品类别】中药产品---理血,心脑血管【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2008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剂 型:片剂规 格:每瓶装60片成 份:丹参、三冰片。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药品性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紫花地丁是多年生的草本,属于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它没有地上茎,高度偏矮一点,高度大约4-14厘米左右,到了果期的时候高度能达到20多厘米。地丁草是二年生的灰绿色草本植物,它是属于罂粟科、紫堇属的全草,高度较高一些,具有主根,高度大约10-50厘米左右,茎部的基部位置具有分枝,颜色为灰绿色。
1、功效不同: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2、形态差异 紫花地丁,这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堇菜科、堇菜属。它没有地上茎,植株高度偏矮,大约在4-14厘米之间。到了果期,其高度可达20多厘米。而苦地丁则是一种二年生的灰绿色草本植物,属于罂粟科、紫堇属。苦地丁具有主根,高度较高,约为10-50厘米之间。
3、花朵不同紫花地丁的花朵为中等大,颜色为紫堇色或淡紫色,有时会呈现白色,喉部的位置具有紫色的条纹。苦地丁的花朵颜色为粉红色至淡紫色,形状比较的平展。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切段。别名: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扁豆秧、小鸡菜。苦地丁的分布与生长习性 苦地丁的分布: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生于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
苦地丁,其名称来源于《中药志》,其拉丁名为KǔDìDīnɡ。这是一种干燥的植物全草,其长度通常在5到10厘米之间。苦地丁的叶片呈3回羽状深裂,裂片细长,叶柄较长。在其叶腋部位,可以观察到淡紫色的花朵,或者呈长椭圆形且扁平的荚果,外壳呈灰绿色,内部则含有几粒扁圆形、黑色的种子。
味苦。【成份】:含有10多种生物碱。从其中得到苦地丁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暂名)4种不同的生物碱。另含香豆精类内酯、甾体皂甙、酚性物质、中性树脂和挥发油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性味】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寒。
抗菌:苦地丁注射液在体外对甲型链球菌、肺病炎双球菌、卡地双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副流感仙台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以干燥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痈肿、疔疮、风热感冒、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等症。苦地丁含有10多种生物碱。从其中得到苦地丁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暂名)4种不同的生物碱。另含香豆精类内酯、甾体皂甙、酚性物质、中性树脂和挥发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