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荆花的历史始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在港岛薄扶林的钢线湾,一位法国神父在探索中发现了这种植物,并将其移植至伯大尼修道院周边。1908年,植物及林务部总监邓恩确认其为新物种,并在《植物学报》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香港的历史中,洋紫荆花承载着一段深刻的历史记忆。1898年6月19日,紫荆城见证了《展拓香港租界专条》的签订,英国政府借此租借九龙半岛和二百多个岛屿,引发了民众的强烈反抗。在英军的武力占据下,爱国群众奋起抵抗,桂角山上的英勇牺牲者被合葬,一座大型坟墓成为他们永恒的纪念。
因1997年7月1日香港不再被英国租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送给香港的紫荆花雕塑,其希望的花语是:中央政府希望内地与香港,就像紫荆花一样和睦、骨肉情深,永久地在一起,不被任何困难分离。洋紫荆能够代表香港,是因为它的独特历史背景。
这是因为香港人公认洋紫荆为美丽壮观之花卉,所以选为市花。香港区花的中文学名叫红花羊蹄甲,香港俗称“洋紫荆”,香港区徽图案也是由这种花变化而成的。洋紫荆花花色紫红,形如蝴蝶,当叶子还没长出时,枝条上花已盛开,所以又称“满条红”。
洋紫荆花是香港的代表花,早在1965年,洋紫荆花就是香港的市花。洋紫荆有白、粉、粉等多种颜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香港市民都十分喜欢洋紫荆。洋紫荆具有亲情、兄弟和睦的花语含义,能代表着香港市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洋紫荆是豆科、羊蹄甲属的常绿乔木,它还叫做红花紫荆、玲甲花等。
1、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区旗,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外围是红色底色,环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体中文和英文“HONG KONG”。
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这面旗帜于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主权移交典礼上首次飘扬,并正式取代港英时代的香港旗,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方代表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设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3、香港在1965年已选定洋紫荆作为市花,并被新成立的市政局采用为标志。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区旗设计保留了洋紫荆元素,底色的红色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庆祝香港回归的双重意义。 洋紫荆花上的五颗星与国旗五星相对应,体现了中国与香港的紧密联系,以及港人对国家的热爱。
4、香港旗是紫荆花。香港区旗是五星花蕊的动态紫荆花红旗,红色底色,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5、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设计包含一朵白色的洋紫荆花,置于红色底色之上。 洋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市花,象征着香港。 旗面上的红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相同,代表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洋紫荆花上的五星与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体现了香港与祖国的联系。
1、白花羊蹄甲:这种品种的花朵呈白色,是紫荆花的一种变种。 巨紫荆:巨紫荆是一种乔木,其叶片巨大,呈绿色。它的花朵颜色为紫红,稍大于普通洋紫荆,花期在3月至4月之间。不过,巨紫荆的耐寒性较差,开花时间也相对较晚。
2、洋紫荆花的品种:白花羊蹄甲 花为白色,这是紫荆的一种变种。巨紫荆 植株呈乔木状,叶片硕大,绿色;花色紫红,花朵稍大,花期3至4月。缺点是耐寒性较差,而且开花较晚。加拿大红叶紫荆 新叶是紫红色,老叶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3、常见的羊蹄甲种类有:束状羊蹄甲、加拿大羊蹄甲、白羊蹄甲、大花羊蹄甲、黄山羊蹄甲等。黄山紫荆花为玫瑰红色,观赏价值高,推荐繁育。羊蹄甲的繁殖方法:1。
这是因为香港人公认洋紫荆为美丽壮观之花卉,所以选为市花。香港区花的中文学名叫红花羊蹄甲,香港俗称“洋紫荆”,香港区徽图案也是由这种花变化而成的。洋紫荆花花色紫红,形如蝴蝶,当叶子还没长出时,枝条上花已盛开,所以又称“满条红”。
洋紫荆能够代表香港,是因为它的独特历史背景。早在1965年,香港已经采用洋紫荆作为市花, 当时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荆为标志。由于香港同胞对紫荆花的酷爱,1997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采纳洋紫荆花的元素作为区徽、区旗及硬币的设计图案。
区旗上的洋紫荆花被设计成白色,这与红白两色的主色调相呼应,象征着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 洋紫荆花的学名是红花羊蹄甲,在香港通常被称为“洋紫荆”。它是香港区徽的主要图案,并且自1965年起被香港人公认为代表美丽和壮观的花卉,并因此被选为“市花”。
属于此形状的有旗瓣、翼瓣、龙骨瓣。旗瓣:是豆科植物蝶形花冠中较大、不成对的一瓣,形似倒等腰三角形,花开后向外张开。翼瓣:在旗瓣的下面两侧,有一对对称花瓣称翼瓣,花开后张开似翼状,是昆虫停留的地方。
旗瓣是蝶形花冠中最大的一瓣,形状像倒置的等腰三角形,花开时向外展开。 翼瓣位于旗瓣的两侧,形状对称,花开时似翼状张开,是蝴蝶等昆虫停留的区域。 龙骨瓣位于翼瓣的内侧,两瓣对称愈合,形成舟状,包裹着雄蕊和雌蕊,合称为龙骨瓣。
它们都是由5个分离花瓣构成左右对称花冠。蝶形最上一瓣较大,称旗瓣,两侧瓣较小,称翼瓣,最下两瓣联合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洋紫荆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拉丁学名为Bauhinia blakeana,属于豆目苏木科羊蹄甲属,与校园里常见的凤凰木、黄槐、翅荚决明等是同科植物。其具有的假蝶形花冠特点是:花瓣数5,最顶上是旗瓣,旗瓣两侧依次是翼瓣、龙骨瓣各一对。
蝶形花冠:花瓣5片离生,花型似蝴蝶,最外面的一片最大,称旗瓣;两侧的两瓣称翼瓣;最里面的两瓣,顶部稍连合或不连合,称龙骨瓣。如豆科植物大豆、花生、蚕豆等。 合瓣花冠 1 漏斗状花冠: 花瓣连合成漏斗状,如旋花科植物牵牛花、甘薯、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