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本文目录一览: 1、雏菊叶子发黄发蔫 2、雏菊有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雏菊有什么病害(雏菊有毒性吗)

本文目录一览:

雏菊叶子发黄发蔫

浇水不当:雏菊不耐涝,过多浇水会出现盆内积水严重,雏菊根系腐烂,最终导致叶子发蔫的情况,在雨水天气还需要注意排水防涝;雏菊盆土干燥容易使它出现缺水干旱性发蔫,一旦盆土过于干燥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在养殖过程中只需要保持盆土微微湿润即可。

小雏菊的叶子会蔫的原因 土壤板结 小雏菊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养殖小雏菊时,如果土壤板结僵硬,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从而使得小雏菊的叶子发黄发蔫,需要为小雏菊更换更为疏松肥沃的土壤,可以使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且疏松透气的腐叶土。

水质浑浊 水养雏菊鲜花对水质要求较高,用水养殖雏菊鲜花时,如果长期不为其更换清水,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从而使得雏菊鲜花的叶片发蔫发黄,需要每隔一星期更换一次清水,可以使用无污染且富含丰富矿物质的泉水或者雨水。

缺少肥料,例如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导致雏菊叶子发黄发蔫。生长习性 喜冷凉湿润,耐寒而不耐酷热,能适应一般园土,而以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为适宜;耐移植,移植可促使发根。浇水 平时不可浇水太多,雨季注意排水防涝。由于雏菊变异性大,品种容易退化,应年年进行分色选种。

雏菊有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1、常见虫害、症状及防治办法。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蚜虫自幼苗开始到开花结束都有发生。春季发芽时蚜虫出现,群栖在嫩茎叶上,吸食液汁。秋季可繁殖数十代,为害芽心与花瓣。被害植株发黄变形,花蕾败坏,花期缩短。

2、雏菊长虫子先要辨别是什么害虫,一般常见的有菊天牛虫害、棉蚜虫害和大青叶蝉虫害三种,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最有效的方式是针对性的直接喷射杀虫剂,不严重的时候可以用灯光诱导或者是机械方式进行捕杀。

3、病虫害防治:雏菊可能会遭受菌核病等病害,可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若遭遇短巧竖额负蝗等虫害,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杀。

4、小雏菊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枯叶病、褐斑病和炭疽病,我们一般选择每隔一周喷洒1/10的波尔多液或者3/4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4次,就可防治叶斑病。

5、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

雏菊的病害防治

1、雏菊常常面临多种病害的威胁,其中叶枯病、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尤为常见。叶枯病的特点是叶片边缘和尖端出现不规则的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深色,内部有黑色小点。受感染的叶片逐渐变黄,最终形成大面积的枯斑。

2、或在发病前喷50%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立枯病的症状:该病发生在幼苗时期以及扦插苗,幼苗感病出现生长衰退,叶片轻度失水,萎蔫下垂,近地面可见水渍状腐烂,变细,根部变黑,枯死。

3、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

4、病虫害防治:雏菊可能会遭受菌核病等病害,可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若遭遇短巧竖额负蝗等虫害,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杀。

5、菊天牛虫害 菊天牛是雏菊病虫害防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这种害虫一般体长6-11毫米左右,虫体为圆筒形。它会潜藏在雏菊的根部,自下而上的侵染,到后期会导致植株养分不足而枯死。可以在雏菊分株的时候将根部挖出,用百分之五十的敌敌畏乳油200倍溶液进行喷杀。

6、病害 小雏菊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枯叶病、褐斑病和炭疽病,我们一般选择每隔一周喷洒1/10的波尔多液或者3/4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4次,就可防治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