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盆草大多匍匐生长,3叶轮生,叶片呈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为15-28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花序通常聚集成伞状,有3-5分枝,花期在每年的5-7月份,并且垂盆草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适应性强,耐旱耐寒性好,不择土壤。
2、垂盆草(拉丁学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别名:狗牙瓣、狗牙草、石头菜、佛甲草,景天科景天属多肉植物,茎匍匐,易生根,不育枝及花茎细,匍匐而节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长10-25厘米。3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8毫米,宽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
3、垂盆草冬季形态垂盆草早冬季出现叶片枯萎的情况很正常,来年还会萌发小芽,重新长出新枝的。但是需要的时间会比较缓慢。如果做了防护措施,则来年春天,垂盆草很快就能绿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垂盆草越冬注意事项浇水:垂盆草入冬以后就处于休眠期,不怎么吸收水分也不怎么吸收养分,所以这时候不要浇水。
可以通过看株型叶形、看颜色和生长环境来判断。看株型叶形首先垂盆草的茎秆为半直立生长或者匍匐生长,叶片为3枚轮生,就是说它一般3枚叶片长在一起,如果叶片低于3枚或者超过3枚,那肯定就不是垂盆草。
垂盆草的鉴别方法如下:性状鉴别垂盆草茎纤细,长可达2cm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5~8cm,宽.3~.7c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显微鉴别垂盆草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增厚,内层约1列薄壁细胞。
1、叶子不同 垂盆草的叶子表现为3枚轮生,单个的叶子比较宽一些,形状为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约为5-5厘米左右,基部的位置是楔形的,并且要扁一些。
2、佛甲草 佛甲草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万年草、佛指甲、半支连等。它的叶片狭窄,边缘略圆。 垂盆草 垂盆草也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肉植物,常见于农村,被称为狗牙瓣、石头菜等。与佛甲草相比,垂盆草的叶片较宽且扁平。
3、佛甲草和垂盆草的形状很相似,但两者有很大的本质差别,两者的区别一般是花期不同。垂盆草通常是在每年的5~7月份开花,8月结果,而佛甲草是在4~5月开花,6~7月份才结果。
4、佛甲草 佛甲草,又称万年草、佛指甲、半支连等,属于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片窄而略带圆形。 垂盆草 垂盆草也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肉植物,常见于农村,被称为狗牙瓣、石头菜等。垂盆草的叶子宽而扁平。垂盆草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广泛流传的药用植物。
5、但是如果说大家能够仔细的去观察的话,实际上也是可以轻松的发现垂盆草与佛甲草区别在哪里的。外形上看垂盆草的叶片是比较宽大一些的,而且有些扁平的感觉。而佛甲草的叶片则是比较狭小,但是又有些圆厚的感觉的。
6、【正确答案】:垂盆草与佛甲草很相似,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分不清,因为二者开的花都是黄色,开花的时候很相似。但是它俩不一样,叶子上有区别,相对于佛甲草,垂盆草叶子宽,扁。佛甲草叶片窄,而且有点圆圆的感觉。
1、辨别垂盆草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叶片形状、颜色、生长习性以及植物的整体形态。垂盆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特征显著,呈倒披针形至长圆形,边缘可能有些波浪状。叶片颜色通常为深绿色,部分品种或生长环境下可能带有白色或黄色的斑纹。这种叶片形态和颜色特征是辨别垂盆草的重要依据之一。
2、叶子不同 垂盆草的叶子表现为3枚轮生,单个的叶子比较宽一些,形状为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约为5-5厘米左右,基部的位置是楔形的,并且要扁一些。
3、最简单的办法是去咨询种过的人,他们应该一下就能认出来,如果没有认识的人,就找一张图片然后对照去辨认:垂盆草的叶片形状有点像葵花籽,通常为三枚轮生的形态,没有明显的叶柄,呈匍匐状或者半直立生长,叶色一般为绿色或者黄绿色,整株光滑无毛,还是非常好辨认的。
4、两者在叶片形态上有所差异。垂盆草的叶子呈3枚轮生,单个叶片较宽,形状为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约为5-5厘米,基部楔形且扁平。而佛甲草的叶子同样是3枚轮生,但叶片较垂盆草窄,整体呈圆形,长度约为2-5厘米。尽管在长度上两者有细微的差别,但叶片的宽度差异更为明显。
垂盆草的生长形态:这种植物通常呈匍匐生长,每3片叶子一轮生,叶片形状为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在15-28毫米之间,顶端尖锐,基部狭窄。 垂盆草的花序特征:其花序通常聚集成伞状,具有3-5个分枝,花朵开放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7月。
垂盆草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它的叶片是倒披针形至长圆形,轮生。通常在5到7月之间开花,聚伞花序,花少,无梗,花色是黄色的,花瓣披针形至长圆形。7月份结果,种子卵形。垂盆草对环境的要求不严,可地栽,也可盆栽。
垂盆草通常以匍匐方式生长,其特征是3片叶轮生,叶片形状为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在15-28毫米之间,叶片先端尖锐,基部狭窄。 其花序通常聚集成伞状,具有3-5个分枝,花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7月。 垂盆草偏爱温暖湿润且半阴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
其次垂盆草的叶片非常的小,大概只有瓜子仁那么大,而且多数呈长圆形,也就是中间宽,两头窄,前端斜尖,并没有明显的叶尖。看颜色和生长环境。垂盆草颜色一般为绿色或者黄绿色,很少有其它颜色出现,如果颜色不正常,它也肯定不是垂盆草。
答案:垂盆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一般在10至30厘米之间。它的茎细长且稍呈匍匐状,容易倒伏。叶片呈椭圆形或倒披针形,细小而密集。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花朵,通常呈黄色或白色,花瓣细小,聚集在枝头形成聚伞花序。
垂盆草的生长形态:这种植物通常呈匍匐生长,每3片叶子一轮生,叶片形状为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在15-28毫米之间,顶端尖锐,基部狭窄。 垂盆草的花序特征:其花序通常聚集成伞状,具有3-5个分枝,花朵开放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7月。
药材性状:垂盆草的茎干细长,能超过20厘米,并且在部分节上长有细微的不定根。它的叶子通常是三片轮生,形状为倒披针形至矩圆形,颜色鲜绿,质地肥厚,长度在5至8厘米之间,宽度约为0.3至0.7厘米。叶子的顶端尖锐,基部狭窄,具有短距。草药的气味微弱,味道微苦。
其次垂盆草的叶片非常的小,大概只有瓜子仁那么大,而且多数呈长圆形,也就是中间宽,两头窄,前端斜尖,并没有明显的叶尖。看颜色和生长环境。垂盆草颜色一般为绿色或者黄绿色,很少有其它颜色出现,如果颜色不正常,它也肯定不是垂盆草。
垂盆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特征显著,呈倒披针形至长圆形,边缘可能有些波浪状。叶片颜色通常为深绿色,部分品种或生长环境下可能带有白色或黄色的斑纹。这种叶片形态和颜色特征是辨别垂盆草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垂盆草的生长习性也是辨别它的重要线索。
垂盆草通常以匍匐方式生长,其特征是3片叶轮生,叶片形状为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度在15-28毫米之间,叶片先端尖锐,基部狭窄。 其花序通常聚集成伞状,具有3-5个分枝,花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7月。 垂盆草偏爱温暖湿润且半阴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
垂盆草的鉴别方法如下:性状鉴别垂盆草茎纤细,长可达2cm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5~8cm,宽.3~.7c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显微鉴别垂盆草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增厚,内层约1列薄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