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蹄金就是黄金,因为形状像马蹄,所以被称为马蹄金。西汉时期称量货币,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由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马蹄金诞生于汉代,发明者是汉武大帝。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都很迷信,而汉武帝尤其讲究祥瑞。
2、马蹄金就是一种形状像马蹄的黄金,是西汉时期的一种货币,作为货币流通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可以算是人类早期最早的一批流动金钱。一般一个马蹄金的重量有250g,作为一种称重货币,马蹄金的质量是比较固定的,但是现存的马蹄金因为损耗多少会有重量上的细微差别。
3、马蹄金,西汉时期称量货币,正面为椭圆形,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由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代的一斤,也就是现在的半斤。功能用途。马蹄金一般用作帝王赏赐、馈赠、聘礼以及大额交易和域外交往,并不是流通货币。
4、马蹄金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形状的黄金制品,因其形状酷似马蹄而得名。这种黄金制品最早见于《汉书·武帝纪》中记载,汉武帝为了彰显祥瑞之兆,下令将黄金铸造成麟趾、马蹄的形状。颜师古在注释中提到,当时人们在地里发现的马蹄金非常精美,制造工艺也十分高超。
5、马蹄金是什么金 马蹄金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金属,它具有漂亮的金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它的名字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马蹄金是由希腊神灵赫拉托斯把他的马蹄变成金子而来。马蹄金主要由硫磺、硫化银和硫化铅组成,硫磺占主要成分,有时会添加其他元素,如可溶性的铅,锌和铜,以调整其金属特性。
6、马蹄金是西汉时期的一种金质货币,正面为椭圆形,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由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代的一斤,也就是现在的半斤。马蹄金一般是用于帝王收藏、赏赐、馈赠及大宗交易的上币。
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代的一斤,也就是现在的半斤。功能用途。马蹄金一般用作帝王赏赐、馈赠、聘礼以及大额交易和域外交往,并不是流通货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需称量,因此也是一种称量货币。
汉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金器工艺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时的统治者拥有大量的黄金,除了用于制作装饰品和金器外,还铸造了大量的“麟趾金”投入流通。 “麟趾金”是汉代的金饼,也被称为“马蹄金”。这种金币的正面是圆形的,背面中空,周壁向上斜收,形状类似圆足兽蹄,因此得名。
马蹄金是西汉时期的一种金质货币,正面为椭圆形,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由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代的一斤,也就是现在的半斤。马蹄金一般是用于帝王收藏、赏赐、馈赠及大宗交易的上币。
1、马蹄金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形状的黄金制品,因其形状酷似马蹄而得名。这种黄金制品最早见于《汉书·武帝纪》中记载,汉武帝为了彰显祥瑞之兆,下令将黄金铸造成麟趾、马蹄的形状。颜师古在注释中提到,当时人们在地里发现的马蹄金非常精美,制造工艺也十分高超。
2、马蹄金的词语解释是:铸成马蹄形的黄金。荔枝的一个品种。马蹄金的词语解释是:铸成马蹄形的黄金。荔枝的一个品种。注音是:ㄇㄚˇㄊ一_ㄐ一ㄣ。拼音是:mǎtíjīn。结构是:马(独体结构)蹄(左右结构)金(上下结构)。
3、娄金 [lóu jīn] [娄金]基本解释 马蹄金。相传为 汉 娄敬 所铸,故称。[娄金]详细解释 马蹄金。相传为 汉 娄敬 所铸,故称。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小说,麟趾、褭蹏乃 娄敬 所为药金,方家谓之‘娄金’,和药最良。”[娄金]百科解释 马蹄金。
4、春秋时期的“金”,多半是指青铜。那时黄金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从战国一直到东汉以前的金,通常就是在说真正的金子了。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金子多做成马蹄形或饼形,每一块就是“一斤”,现在出图的金饼、马蹄金,重量一般就在250克左右,250克,正是汉代一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