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鼠尾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缩匍匐,向下生出块根及纤维状须根,块根通常为2至3个,朱红色,纺锤形,长3至5厘米,直径3至6毫米。茎直立,高约30厘米,钝形,具有槽,表面密被平展白色长柔毛。叶通常为基出叶,稀有1至2对茎生叶。
2、湄公鼠尾草是一种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粗短,表面残留着棕褐色的叶柄。根部特征显著,粗大且可达30厘米长,直径可达1厘米,呈扭曲状,有纵裂,上面分布着细密的须根。茎部通常有1-5条,自根茎向上生长,呈四棱形,初期有疏柔毛,随着生长逐渐减少,上面有少数叶片对生。
3、裂萼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粗大且下伸。茎部挺直,单一或少量分枝,四棱形,表面覆盖有黄褐色长柔毛。其叶片形状多样,从宽卵圆形到狭三角状卵圆形,叶柄较长,约是叶片的三倍,叶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重圆齿,叶面和叶背的毛发分布不同。
贵州鼠尾草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根部特征独特。主根粗短且纤维状,细长的须根多分枝。茎部通常单一,但也可能在基部有多个分支,高度在12到32厘米之间,茎秆细瘦且呈四棱形,青紫色。茎的下部光滑无毛,上部则覆盖着微柔毛。
紫背贵州鼠尾草的形态特征独具一格。其冠檐呈现二唇形结构,上唇形状为长圆形,长度约为5毫米,宽度约2毫米,边缘微带缺损。相比之下,下唇与上唇长度相近,宽度可达4毫米,且分为三裂,其中中裂片呈倒心形,末端也稍有缺损,侧裂片则呈现出卵圆状三角形的轮廓。
橙色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特征显著,呈粗壮的圆柱形,直径可达5厘米,木质且带有扭曲状,外皮紫褐色并容易剥落。根茎高度在6到40厘米之间,形状为钝四棱形,有四条槽,表面被细长且节状的黄褐色柔毛密集覆盖。叶子主要为基生,偶尔有一到两对茎生。
鼠尾草在中国叫撒尔维亚、药用鼠尾草、洋苏草、石见穿等。鼠尾草在中国叫撒尔维亚、药用鼠尾草、洋苏草、石见穿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草木植物,主要分布在欧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地区。鼠尾草茎干高度在40到60厘米之间,顶部叶片为披针形或者菱形,它一般生长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耐碱性十壤。
鼠尾草在中国也叫做鼠尾草,另有别名洋苏草、普通鼠尾草、庭院鼠尾草等。鼠尾草(学名:Salvia japonica Thunb.)是唇形科、鼠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株高30-100厘米,植株呈丛生状,植株被柔毛。茎为四角柱状,且有毛下部略木质化。
鼠尾草,学名Salvia japonica,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在中国常被称作洋苏草。 这种植物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在中国南方诸省广泛栽培,如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也叫做洋苏草。鼠尾草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在中国也普遍栽培,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通常生长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以及林荫下。
鼠尾草在中国被称为撒尔维亚、药用鼠尾草、洋苏草、石见穿等。这种植物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原产于欧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鼠尾草的茎干通常高度在40至60厘米之间,顶部的叶片呈现披针形或菱形。它偏好生长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并且能够耐受碱性土壤。
阿里山鼠尾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特征显著,须根密集且细长。植株高度通常在20至45厘米之间,茎部呈钝四棱形,具有槽状结构,表面覆盖着微柔毛,且容易倒伏。
它的茎单生,粗壮,带有四条槽纹,且不分枝,只在上部密集分布着开展的长0.5毫米,具腺节的毛。根部的叶片多数为卵圆形或近戟形,尺寸大约长7-16厘米,宽约一半长,基部呈深心形,基片呈圆形或近锐尖,顶端尖锐,边缘有规则的圆齿。
鼠尾草株高因品种而异,有的高可达一米以上。其茎呈四棱形,略带木质化,具有特殊的香味。叶片呈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锯齿。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的花朵,通常为紫色或粉红色,形成穗状花序,形状犹如鼠尾,因此得名鼠尾草。鼠尾草的分布与生长环境 鼠尾草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
鼠尾草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生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鼠尾草常栽培来做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也可用于萃取精油、制作香包等。
1、药用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根部具有木质特性。这种植物的茎直立,底部为木质,呈四棱形,表面覆盖着白色的短绒毛。鼠尾草通常会有很多分枝,形成茂盛的植物体。叶片的形状多样,可为长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在1-8厘米长,0.6-5厘米宽之间。
2、在夏季至秋季期间,鼠尾草会开放出大量美丽的花朵,并结出果实。其整体形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详细解释: 叶片特征:鼠尾草的叶片呈椭圆形或披针形,具有明显的锯齿状边缘。这些叶片在阳光下显得绿油油的,充满生机。 花朵与花色:鼠尾草的花朵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3、叶片草质,上面绿色,有时带有微柔毛,下面则是紫色,无毛。侧生小叶较小,全缘或有钝锯齿。上部叶片则为单叶或分裂为3个裂片,有时在基部会有一对小裂片。叶柄长度变化明显,下部较长,无毛。鼠尾草的花序为轮伞花序,通常有2到6朵花,形成顶生总状花序,或者在总状花序基部分枝成总状圆锥花序。
4、阿里山鼠尾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特征显著,须根密集且细长。植株高度通常在20至45厘米之间,茎部呈钝四棱形,具有槽状结构,表面覆盖着微柔毛,且容易倒伏。
1、东川鼠尾草是一种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Salvia mairei Levl. 其茎高约20至40厘米,形态特征为四棱形,有槽和条纹,表面覆盖着褐色长柔毛。
2、东川鼠尾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我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500米的地区。产于中国云南东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东川野马川。东川凤仙花,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全株无毛。分布在中国云南,多生长于山谷、林缘、灌丛草坡阴潮处。
3、毛地黄鼠尾草系中,有毛地黄鼠尾草和无毛毛地黄鼠尾草等,而甘西鼠尾草系列则有褐毛、少毛和红褐等变种。短唇鼠尾草和橙色鼠尾草属于鄂西鼠尾草系,瓦山鼠尾草和鄂西鼠尾草是其中的代表。短冠鼠尾草系则有翅柄鼠尾草和雪山鼠尾草等,洱源鼠尾草和东川鼠尾草同样属于这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