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照:最好不要接受阳光直射(特别是炎热的中午),但仍然需要明亮的散射光,比如通风的阳台或窗台,能够放在有冷气的房间内就最好不过了。 温度:捕虫堇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在0-32度之间,最佳温度15-25度之间,比温带捕虫堇偏高一些,但仍然比较怕热。
2、水份使用低矿物质浓度的水源,生长季节多数喜干的品种如多数墨西哥捕虫堇可保持基质稍高湿度,但不能积水,少数喜湿的品种如樱叶捕虫堇Pinguicula primuliflora可保持基质较高湿度适合采用盆垫底部供水,植株。
3、在捕虫堇的养护过程中,捕虫堇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但也不能缺少阳光,所以最好将植物放在通风性较好的窗台和阳台,夏季尤其要避免阳光暴晒哦;捕虫堇喜欢在透水性比较好的基质,要使土壤保持湿润,但却不能产生积水。
4、浇水,使用浸盆法,在捕虫堇表面干燥之后,放到盛满了水的盆子里养护即可~不能喷水,避免冲淡叶片上的粘液。 光照,喜欢明亮的光线,也能耐半阴,夏季正午时分要遮阴。 温度,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30度。 湿度,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天早晚往它周围的地面上洒水。
5、捕虫堇的花序从层层叠叠的叶片中抽出,一次开出一朵小花,花型独特,如同小仙女在舞蹈。叶片的圆嘟嘟与花瓣的形态相得益彰,露珠的点缀更是增添了几分清新与生动。苹果堇 入手苹果堇,从最初只有几片叶子,到经过时间的磨砺变得丰满,这种成长过程令人期待。
1、捕虫堇属(Pinguicula)为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低矮草本食虫植物,可直接称为捕虫堇,是一种粘液型的食虫植物。巨大捕虫堇的分布与生长习性 巨大捕虫堇的分布:捕虫堇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中南美洲高山地区。以墨西哥为主的中美洲一带种类最为丰富。
2、高山捕虫堇生长习性:生长在温带海拔2300-4500米高山地区的阴湿岩壁间或高山杜鹃丛下。高山捕虫堇的植物形态 叶片正面呈亮绿色,叶片背面、花茎、果实均呈红褐色。通常在5月到9月份之间开花结果。花茎上有一枚小枣核般光洁的果实。
3、墨兰捕虫堇(学名:Pinguicula moranensi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的簇生(莲座状)食肉植物。由于这类植物的食肉本能和引人注目的花朵,已被人为长期栽培,而该种也是最常见的栽培捕虫堇之一。墨兰捕虫堇的分布与生长习性 墨兰捕虫堇的分布:原产于墨西哥与危地马拉。
4、捕虫堇家族中,各具特色,引人入胜。石灰岩捕虫堇叶尾尖粉红,变化多端,一年四季形态各异;北捕虫堇,虽叶短花小,但花梗特长,萌感十足;巨大捕虫堇叶片庞大,形状独特,形态上与原味薯片相似,趣味盎然;爱兰捕虫堇则以其美丽的叶片形状,成为颜值最高的选美冠军。
湿度:捕虫堇的养殖需要充足的水分,它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时不时的在它周边喷点水,增加空气里的湿度,也可以对它进行水培。温度:捕虫堇适合在20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虽然天气炎热也不会导致它的死亡,但是总会让人感觉缺少了些生机,因此一定要注意温度的维持。
养殖环境 土壤:捕虫堇对其要求主要是两个方面,营养和酸碱度方面。选用肥沃且呈碱性的土比较好,如果没有碱性的,也可选中性的,但不要用酸性的。比如,可将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等混合。浇水:在成长阶段捕虫堇需水量多,盆土需湿润,可用“浸盆法”补充水分。不要积水。
捕虫堇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只需要土质疏松、肥沃,有偏碱性的土壤,这种土壤在现实中非常的难找,可以用泥炭、珍珠岩、蛭石按照3:2:2的比例混合作为捕虫堇的土壤,这样的土壤比较适合养殖捕虫堇,而且还能增加捕虫堇整体的美观。
因此,我们需要控制好浇水的量,避免过度浇水。不要过度施肥雨林缸捕虫堇需要一定的营养来生长,但是我们不能过度施肥,因为这会导致植物死亡。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适量的肥料,并且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进行施肥。避免虫害雨林缸捕虫堇可以捕捉昆虫,但是它们也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