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吸引人们的注意。根茎呈横走状,扁平且分枝,直径大约在5-10毫米之间,外皮呈现黄褐色,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根部有众多肉质根,长度可达5-6厘米,周围布满了毛发状的须根。
在植物界中,菖蒲家族(Acorus genus)包含了多种独特的物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特征。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变种菖蒲(Acorus calamus L. var. calamus),这是菖蒲的基本种,以其浓郁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而闻名。
菖蒲的中文名称为“菖蒲(原变种)”,其拉丁学名是Acorus calamus Linn. var. calamus。它属于天南星科,科学名称为Araceae,这个科名在植物学界中占有重要地位。进一步深入,菖蒲归属于菖蒲属,属名Acorus,这表明它在菖蒲属植物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1、水生菖蒲:生长在淡水环境中,如池塘、湖泊和溪流。 陆生菖蒲:生长在湿润的土壤环境,如湿地或沼泽。按形态特征分类 剑叶菖蒲:叶片狭长,形似剑。 阔叶菖蒲:叶片较宽,形状多样。具体品种 虎纹菖蒲:具有独特的虎纹状叶片,十分醒目。
2、菖蒲实际上包括三种不同的植物,它们虽然同名,但来源和功效各异。这三种菖蒲分别是节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节菖蒲:又称九节菖蒲,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的根茎。药材呈纺锤形,稍弯曲,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有多个半环状突起的环节,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
3、水菖蒲 水菖蒲是天南星科水菖蒲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直径为5-10毫米,外皮呈现黄褐色,且水菖蒲会在每年的6-9月份开花,其花朵呈现黄绿色,浆果为长圆形,呈现红色。
4、常见的四种菖蒲分别是水菖蒲、唐菖蒲、石菖蒲、黄菖蒲,水菖蒲多生长在水边和湿地中;唐菖蒲属于鸢尾科植物,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石菖蒲又被称为金钱蒲,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菖蒲是少见的既可水培又可土培的菖蒲。
菖蒲是一种灌木植物,生长在湖泊、沼泽和池塘边缘等湿润环境中。它的叶子呈长条状,有着淡绿色的色调,长度约为60厘米。而它的花朵是一种特殊的花序,呈椭圆形,花呈紫色或黄色,约有0.5-0.8厘米长。在花期里,菖蒲释放出一种强烈的清香气味,能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菖蒲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根状茎横走,粗状,稍扁,直径0.5~2cm,有多数不定根(须根)。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长50~120cm,或更长,中部宽1~3cm,叶基部成鞘状,对这抱茎,中部以下渐尖,中助脉明显,两侧均隆起,每侧有3~5条平行脉;叶基部有膜质叶鞘,后脱落。
菖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根茎比较粗壮,叶片呈剑状线形,长度在90-150厘米之间,基部比较宽大,有堆叠的褶皱,中部以上就会逐渐变得狭窄,菖蒲的花朵是黄绿色的,花期在每年的2-9月份,开花后花香四溢,非常迷人。
菖蒲,一种适应于湿润环境的灌木植物,常见于湖泊、沼泽以及池塘边缘。其叶片修长,呈现出淡绿色的质感,长度通常在60厘米左右。它的花朵排列成特殊的花序,形状椭圆,颜色为紫色或黄色,花身长约0.5至0.8厘米。在开花季节,菖蒲会散发出一种鲜明的清香,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菖蒲的根茎肥大卵形或球形,表面黄褐色、平滑或稍有皱折,质坚硬,质脆易折断,切面有孔隙及淡淡的皮革质,断口呈凸圆形。菖蒲的叶子呈线形或带形,长约50-120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锐,基部渐尖,边缘有一行齿状瘤。叶柄短,抱茎而生,呈斜角状,叶片上没有毛。
菖蒲的叶子是基生的,呈现出剑状线形的特征,长度可以达到50至120厘米,甚至更长,宽度在1至3厘米之间。 叶子的基部形成鞘状,紧抱茎部,中部以下逐渐变尖,主脉明显,两侧隆起,并且每侧有3至5条平行脉。 叶基部有膜质的叶鞘,后来会脱落。
外观特征 菖蒲植株高大,叶片呈剑形或线形,颜色翠绿。其根茎较为粗壮,常生长在浅水区或沼泽地带。菖蒲的花茎高挺,花期通常在夏季,花小而密集,呈黄绿色或白色。生长环境 菖蒲喜欢湿润的环境,常见于沼泽、河流、湖泊等水域。它们在水中生长,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菖蒲根部有横走的根状茎,根状茎很粗壮,稍扁平,有多数不定根,带有香气。菖蒲的叶基生,叶片形状为剑状线形,长约50-120厘米左右,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有侧脉3-5对。菖蒲的花朵颜色为黄绿色,花序柄三棱形,叶状佛焰苞呈剑状线形,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