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花献美人 《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
2、月中桂是一种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它代表着高尚的人格和精神追求。在古代诗词中,常会出现“桂枝香”、“桂花飘香”的句子,这也反映了桂树在文化中的地位。在传统的中秋节中,桂树更是与月亮紧密相连,成为月饼和中秋佳节的重要元素。桂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呢?首先,它代表着高尚的人格。
3、月亮上有桂花树的说法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特别是与吴刚伐桂的传说密切相关。 传说中,吴刚因犯罪被流放到月亮上,被迫不停地砍伐一棵永远砍不断的桂树。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月亮的浪漫想象。 据说,月宫中的桂树高达五百丈,是吴刚在月宫中的伴侣。
4、因这个传说,桂树也被称为月桂。月桂在中国是旧历八月开花,民歌中就有八月桂花遍地开之句,因此,八月被称为桂月。而能折到月中之桂更非易事,所以古人以折桂暗喻中举,因为在科举考试中能中举及第是困难的事情。能折桂者,荣耀之极,所以,月桂是一种吉祥物。
5、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高五百丈。汉代河西区人吴刚,因学仙不依照规,被罚月中伐桂,此树随砍随合,总不可以倒,自始至终生机盎然,每临中秋节,馨香四溢。在这个传说中,月亮和桂花树是两位一体的,桂花树能与月亮一样代表延年。
1、别儿怯不花(约1300—1350),字大用,燕只斤氏,元朝丞相,在任救济灾荒,竭力安抚地方百姓,后被贬。
2、据埃及史书记载,怯的不花是一个景教教徒。怯的不花之死[来源《草原帝国》勒内·格鲁塞]。怯的不花认为昔日的成吉思汗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他不愿撤退,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1260年,9月3日,在泽林附近的艾因加鲁特,怯的不花的军队被击溃,但是他保住了成吉思汗旗帜的荣誉。
3、俄有诏罪其老师费财,以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代将其兵,削其官爵,安置淮安。 先是,脱脱之西行也,别儿怯不花欲陷之死。哈麻屡言于帝,召还近地,脱脱深德之,至是引为中书右丞。
4、别儿怯不花与脱脱有夙嫌,谮其父马札儿台徒于甘肃,脱脱请侍父行,复移其父子于西域,人始恶其媢嫉。是年,御史劾别儿不花调燮失宜,灾异屡见,请罢斥之,徽政院使高龙卜在帝侧,为解释,乃出御史大夫亦怜真班为江浙行处左丞相,中丞以下皆辞职,复加别儿怯不花太保。
5、脱脱均辞不受。七年,别儿怯不花为右丞相,把脱脱迁居甘肃,又准备移居西域撒思之地,未到就被召还到甘州。 同年十一月,文宗念脱脱昔日的功勋,召回京师。八年任命脱脱为太傅、提调宫傅,管理东宫事务。
你情我愿终不悔,只有共死化蝶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夫妻恩爱,你情我愿,但爱情最终化为政治的牺牲品红颜薄命:唐明皇与杨贵妃、霸王别姬、吕布与貂蝉。痴情女子负心郎,皎若云月也枉然典型代表:陈世美与秦香莲、崔莺莺与张生、杜十娘与李甲。
孟姜女与万杞梁:这是一段民间传说中的爱情悲剧。孟姜女新婚不久,丈夫万杞梁被征召修长城,之后传来丈夫因劳累过度而死的噩耗。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来到长城,却只找到了丈夫的遗骨。悲痛欲绝的孟姜女长城一哭,长城为之倒塌。
牛郎织女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典故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个故事是家喻户晓。梁祝小提琴的主旋律也是耳熟能详。还有后来的电视剧,梁小冰主演的,这个冗长的,也没赚多少眼泪。大学时有个叫梁文才的追我们宿舍一女生。屡献殷勤未果。我们总结是因为他和梁祝里面的反面角色马文才同名,因而一提起什么”文才“,就觉得是个龌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