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罗勒是一种矮小、幼嫩的唇形科香草植物,原生于亚洲热带地区。其形态特征包括对生叶、淡绿色、长有细毛、刺激香味以及类似茴香的味道。罗勒适合在阳台或窗边种植,具有药用和烹饪价值。其独特的外观和功能使其成为深受喜爱的植物。
罗勒的形态:罗勒具圆锥形主根及自其上生出的密集须根。茎直立,钝四稜形,上部微具槽,基部无毛,上部被倒向微柔毛,绿色,常染有红色,多分枝。
小坚果,卵形,褐色(图16—21)。图16—21 罗勒形态图 植株 花 生物学特性 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为25—30℃,发芽率可达90%以上。种子在室温鸡心瓶中贮藏40个月发芽率可达81%,是药用植物较长命种子。罗勒喜温暖潮湿环境,生于亚热带地区,不耐寒,也不耐旱。
罗勒的形态特征 罗勒的叶卵是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5-5厘米,宽1-5厘米,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具不规则牙齿或近于全缘,两面近无毛,下面具腺点,侧脉3-4对,与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多少明显;叶柄伸长,长约5厘米,近于扁平,向叶基多少具狭翅,被微柔毛。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度在20-80厘米之间。具有圆锥形的主根和密集的须根。茎直立,钝四稜形,上部微具槽,绿色,有时染有红色,并多分枝。叶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度约5-5厘米,宽度约1-5厘米。花序为总状花序,顶生于茎、枝上,由多数具6花交互对生的轮伞花序组成。
罗勒是什么 罗勒是一种唇形目、唇形科、罗勒属的植物,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别名为九层塔、金不换、圣约瑟夫草、甜罗勒、兰香,是药食两用芳香植物;其味道与茴香相似,夜色翠绿,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香味,还可以作为小型盆栽供观赏。
罗勒在中国叫九层塔。罗勒是一种草本植物,因它的花序重重叠叠如塔状的外观而得名九层塔。“九”是形容很多的意思。另一解释是因为九层塔开花时,花会以三个花头长在茎上为一层,约共长出九层,所以称作九层塔。
罗勒,唇形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罗勒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非洲和太平洋岛屿,在中国约于公元500年后已经栽培,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有记载。现罗勒在中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等地区都有分布。罗勒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耐干旱,不耐涝,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种植为佳。
其外形特征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可达80厘米,茎部直立生长。叶片呈现淡绿色,边缘长有不规则锯齿,形状为卵圆状。每年秋季,罗勒便会开花。
台湾九层塔又被称之为罗勒 ,是一种唇形目、唇形科、罗勒属植物,属一年生或多年生,为药食两用芳香植物。原产自亚洲热带地区,现主要分布在亚欧、太平洋群岛、北非地区。外形特征 台湾九层塔株高20~80厘米,叶为三角状心脏性,长5-7厘米,宽为4-7厘米。
罗勒植物拥有一种独特的外形,它们的叶子呈三角形,大多数叶子都有刺,叶片的颜色有绿色和深绿色。罗勒还有小的、淡紫色的花,这些花有5个花瓣,中间有黄色的花药,它们的芳香非常清新。罗勒植物的叶片、根和茎叶都有多种药用价值,它们有助于消化、止痛、抗菌以及帮助处理某些疾病。
罗勒,又称金不换、兰香,是一种具有浓郁芳香气味的植物。九层塔作为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得名于其茎叶呈现出的塔型结构。它的茎叶上覆盖着一层细小的软毛,主要为紫绿色。叶子呈披针形,整体形态独特。九层塔在夏季的7~9月会开花,花朵繁多,姿态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