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本文目录一览: 1、老鹳草的别名有哪些 2、老鹳草有什么作用?...

老鹳草又名什么(老鹳草的药用部位)

本文目录一览:

老鹳草的别名有哪些

1、老鹳草,亦称HERBA ERODII或HERBA GERANII,拥有众多别名,如老鹳嘴、老鸦嘴、贯运局筋、老贯筋和老牛筋等。 老鹳草的来源包括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盯亩牛儿苗、滑迅老鹳草及野老鹳草的地上干燥部分。牻盯亩牛儿苗被习称为“长嘴老鹳草”,而其他两种则被习称为“短嘴老鹳草”。

2、老鹳草是一种中药,别名鬼针子、鹭嘴草、五叶草、五瓣花、破铜钱,属于牻牛儿苗科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全草,包括茎、叶和果实。在夏末秋初果实将成熟时,将植物割取或连根拔起,去除泥土和杂质后晒干。

3、老鹳草,又名英文名HERBA ERODII/HERBA GERANII,其别名包括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老观草。

老鹳草有什么作用?

1、老鹳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由风和湿邪引起的关节和肌肉疼痛,改善风湿痹痛的症状。 该草药可用于缓解肢体麻木、拘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如胳膊伸不开等运动障碍。 老鹳草还能够缓解筋骨酸痛,并用于治疗泄泻和痢疾,这些都是它的主要作用之一。

2、祛风活血:老鹳草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疼痛、风湿性麻痹和肢体麻木等。它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适用于捣烂敷用或煎水服用。 补充维生素、抗病菌:老鹳草具备抵抗多种病菌的能力,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等,并对甲型流感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老鹳草味苦微辛,性平,归属膀胱经。 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该草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软、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疮毒等症状。 内服老鹳草时,可煎汤服用,建议用量为9-15克;也可用于浸酒或制作药膏。

老鹳草中药材

1、老鹳草,又名英文名HERBA ERODII/HERBA GERANII,其别名包括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老观草。

2、老鹳草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功效主要体现在祛风燥湿、活血通络等方面。以下是老鹳草功效与主治的详细解读: 祛风燥湿,活血通络。老鹳草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酸楚等症状,对于跌打伤损、泄泻痢疾、痈疮肿毒、风疹疥癞等也有良好疗效。

3、老鹳草,别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热解毒:老鹳草拥有显著的清热解毒能力,能有效治疗热毒引起的病疮、痈肿疮毒等症状。其活性成分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从而发挥抗菌和抗炎的效果。

4、老鹳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来源包括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老鹳草及野老鹳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中,长嘴老鹳草和短嘴老鹳草均被视为老鹳草药材。老鹳草的药性为辛、苦、平,且归入肝、肾、脾三经。

老鹳草的别名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血 老鹳草在治疗风湿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功效。它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适用于风湿性疼痛、风湿性麻痹、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等症。老鹳草的使用方法多样,既可内服也可外用,捣烂后可直接敷用,或煎煮后服用。此外,老鹳草还可与当归、红花、苦参等药材配伍,以提升疗效。

老鹳草,别名老鹳嘴、老鸦嘴,是一种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植物。下面将详细介绍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血 老鹳草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治疗风湿性疾病。它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疼痛、风湿性麻痹、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等症状。

老鹳草,别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热解毒:老鹳草拥有显著的清热解毒能力,能有效治疗热毒引起的病疮、痈肿疮毒等症状。其活性成分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从而发挥抗菌和抗炎的效果。

老鹳草有哪些品种

1、牻牛儿苗 牻牛儿苗的植株高度大约为10厘米,根部呈圆柱形,茎部分枝较多,覆盖着长软毛。其叶片呈长卵形或长圆状三角形,花瓣倒卵形,颜色为淡紫色或蓝紫色。该品种的花期为4月至8月,果期为6月至9月。 西伯利亚老鹳草 西伯利亚老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在2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

2、老鹳草常见的品种有牻牛儿苗,是一种一年生或是二年生植物,茎部长有绒毛是,西伯利亚老鹳草株型高达20~100厘米之间,花期时间是在夏季6~7月份,果期时间则是在7~9月份,尼泊尔老鹳草在我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开紫色的小花,全株均可入药。

3、老鹳草有多种品种,包括牻牛儿苗、西伯利亚老鹳草、尼泊尔老鹳草等。牻牛儿苗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高度大约10厘米,根部圆柱形,茎上多分支,并有许多长软毛。叶片长卵形或长圆状三角形,花瓣倒卵形,淡紫色或蓝紫色。它的花期是4月到8月,果实期是6月到9月。